新闻资讯
经济政策 首 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政策
证监会副主席放狠话:中国证券市场的天要变了!
添加日期:2016/7/28    访问 4266 次   

今天,一个大消息突袭股市!

据媒体最新报道,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有关培训会上就进一步加强对券商的监管发表了一番见解,其中有一条蕴藏可能对我国A股市场有重大影响的观点: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就强调,全面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运作、强化投行业务管控现阶段给予一定的缓冲期,不是要将通道业务全停掉,要逐步压缩通道业务规模,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要强化投行业务的内部管控。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上面提到的券商通道业务不是很了解,笔者就自己的理解先和大家解释下什么是通道业务。

什么是券商的通道业务

通道业务的定义是:

通道业务: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曲线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表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费。

顾名思义,通道业务就是一个管道,方便资金进出。资金管道的提供者就是券商,资金的来源就是银行。银行为何想把资金通过券商呢?其实很简单,银行的投资渠道有限,为了拓宽自己的投资渠道,获得更大的资金收益,就需要有更宽广的投资途径的伙伴的支持。券商就是这个伙伴。所以银行获得投资收益,将资产转移到表外,券商获得“过路费”,两者皆大欢喜。

另外,原本券商帮忙管理的这部分银行资产主要应该用于购买银行发行的债券,然而人类是聪明的,制度总是可以绕过的。通过复杂的产品设计,券商可以把银行的资金用于基金、险资和其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

解释完券商的“过路费”业务,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李超副主席想要压缩券商这躺着挣钱的业务呢?

作为券商的监管者,看到券商蓬勃发展,挣更多的钱,李副主席原本应该很高兴。可是如果挣钱的风险太大,同时干扰到正常的市场运作,那就得不偿失了。笔者下面给大家阐述一下这个过路费收的有多惊险。

1、杠杆收购

2015年的股灾大家都记忆犹新,这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场外配资。场外配资就是借钱给股民炒股。其道理其实和券商的资管管道业务类似,都是借助杠杆给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只不过场外配资的资金提供者比较多元。当然,券商在配资中也有掺和。和场外配资不同的是,券商通过资管管道业务的资金不是给股民炒股的,而是给投资者买公司的。

目前资本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尤其险资,借助于层层资管计划,运用资金杠杆在A股市场疯狂的进行收购。万宝之争很大程度上宝能受益于此。

2、蛇吞象

如果说宝能这类企业还算有点理性,起码懂得控制一下杠杆的程度。那么下面这几个企业就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了。

广州汇垠澳丰用区区1万元出资,主导了永大集团21.5亿元的收购案,上万倍资金杠杆令市场咋舌。浙江商人钭正刚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罕见引入夹层基金,以3.4亿元出资实现了17亿元融资,从而拿下焦作万方控制权。

上万倍的杠杆,笔者不知道这个产品是怎么设计的,也不知道参与的相关方怎么会这么有自信能够安稳的进行运作。但是一旦中间一个环节有一点疏漏,就可能让有关方面的资金雪崩。

3、炒作风潮

就是由于存在这种高的夸张的杠杆资金,让原本不具备收购上市公司能力的投资者,绝大多数是投机者,有可能进行上市公司的收购。这就引发了一股买壳、炒作风潮。这股风潮对于资本市场正常的健康发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让一些上市企业无心公司的经营,想着如何把上市公司卖个好价钱;也让上市公司的估值发生扭曲,好公司还不如卖壳的公司估值高;还让真正想通过借壳融资的有关企业加重了企业负担。

4、股权纷争

股权纷争是资管通道业务的又一弊病。首先,如我们上述所言,一些胆子够肥的投机者或者野蛮人真的敢于借助资管资金强买优秀的上市公司,这会造成上市公司原股东和这些野蛮人之间的对立,会对企业的经营有不利的影响;再次,资管的资金来源归根到底是银行,所以就算野蛮人取得了一定的股权,究竟谁是代表这部分股权说话呢,这就造成了表决权的尴尬。

5、金融风险

如果大家都是利用来源正规的,杠杆率合理的自有资金竞购上市公司,那么没什么可说的。可一旦采用的是券商资管资金下的杠杆资金,那么其风险就很大了。

以万宝之争为例,目前已经知道的情况是:

至少有一家券商资管作为通道深陷其中,面临目前尚无法预计的风险,包括产品平仓、优先资金受损无法偿还等,相对于不足千分之一的通道费,这样的不确定性远远超出了合理的风险收益比。

要知道,券商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去年股灾就可见一斑。券商的资管通道业务同时连接券商和银行,一旦发生上面股价下跌等风险情况,不但券商内部有传导效应,还会和资金源头的银行发生牵连,造成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反应。

6、监管困难

券商资管通道的监管问题有几个方面:

1)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现在太过复杂,很多金融产品连产品设计者自己都搞不清楚。借助于券商的资管通道可以将银行的资金导入银行体系外部,那么究竟资金的去向是何处,就实际情况来说就很难进行监管了。资金游移在银行体系之外,这就成了传说中的影子银行。要知道,影子银行一样提供融资,一样对资金有放大效应,但是却没有了监管。这一旦出现什么资金偿付问题,其作用和银行没什么本质区别。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有影子银行的身影。

2)监管空白

由于券商的资管通道既牵扯到银行又包括券商,有时还常常会有保险类公司的加入。这等于集齐了主要的金融机构。而就目前中国三行一会各自监管的情况来看,很难把银行、券商、保险公司这三者共有的复杂业务进行时时的监管。这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处所在。

像笔者所言,券商借助通道赚钱容易但是实在是风险太大,监管层不得不下重手。从目前来看监管层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监管层目前采取的办法

1、提高业务成本

让赚钱的买卖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赚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次新修订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里面就有一则提高券商开展业务成本的办法:

根据10月起执行的新规,定向理财通道业务所需计提的风险资本准备比例将全面攀升。与目前根据各档券商分类评级结果执行的风险准备金计算表相比,连续三年A类券商通道业务所需计提的风险资本准备比例从0.2%提高至0.63%、A类券商从0.3%提高至0.72%、B类券商从0.4%提高至0.81%。

这则管理办法结合之前刚刚出炉的对券商的全面重新评级,实际上让大部分券商都会承受可利用资金减少,开展业务的成本提高。

2、控制业务需求

保护动物里有句话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券商资管通道业务也是一样,没有需求自然业务量就下来了。目前主要的业务需求方是上市公司股东。证监会也对这部分人采取了专门的措施:

近日证监会组织券商保荐机构业务负责人和内核人负责人召开保荐机构专题培训。再融资相关政策新增两大窗口指导: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二是募集资金不得用于非资本性支出。

除了上面所说,其实本次李超副主席的讲话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提出,“过去以呵护为主,现在要从严监管券商”。

为什么说有意思呢,确实如李超副主席所言,证监会对于券商管道业务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之前的态度是这样的:

2013年的一则新闻: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6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截至去年底,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中的通道业务达1.5万亿元,约占券商资管业务总规模的80%。这些业务不对券商构成实质性风险,目前也没有发生这方面的风险事件,证监会将持续关注券商通道业务。

这则消息的背景2013年A股是全亚洲表现最差的股市,券商的经营自然十分惨淡。为了提高收益,2013年,券商有了一场创新大会。而资管通道业务就是在创新大会之后水涨船高的。作为当时的开源之举,资管通道业务使得券商和银行双赢(之前分析过)。这才有了李超所说的呵护为主。那么既然现在,券商很多业务已经出现了不控制,不加强监管就可能引发局部甚至整体的金融风险的地步。那么和监管相比,券商赚点小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证监会副主席放狠话!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

“一些机构大量从事通道业务、非标融资类业务,提高融资成本,部分机构还设计了比较复杂、不透明的产品,进行监管套利、政策套利,未真正创造社会价值,反而主导了金融扭曲。”

在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监管思路下,券商风控与合规管理一直是重点。中国证监会于6月16日完成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的修订,新的《办法》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日前在证监会举办的相关培训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就强调,合规的问题一定要重视。会议上,李超提出了中介机构的下一步方向。要求中介一定要紧密围绕实体经济,真正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产品。牢牢坚守证券主业,一定要坚守合规底线,尤其涉及到投行业务,合规一定要覆盖。

“近几年有些行业发展中存在偏差,如房地产、P2P等领域。行业发展不能偏离定位,要把主业做好,围绕主业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服务主业的业务,但不能偏离,特别是会对主业带来巨大风险的业务,各家机构一定要做好管控。”李超表示。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还明确表示,鼓励行业强强联合,支持国际化进程。

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明确提出了行业的四大问题以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行业发展的四大问题

1.行业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存在偏差,行业主动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不足。一些机构大量从事通道业务、非标融资类业务,提高融资成本,部分机构还设计了比较复杂、不透明的产品,进行监管套利、政策套利,未真正创造社会价值,反而主导了金融扭曲。

2.勤勉尽责不够,适当性管理不足,投资者保护不力。投行保荐业务未能勤勉尽责。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制衡、合理的投行业务风控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好市场守门人的作用。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机构如何处理好投资者利益是需要加强的。

3.合规风控基础不牢、水平不高,严重落后于业务发展。特别是投行业务,普遍存在难以介入,或者仅仅是形式上介入。合规风控履职保障方面还做得不够。

4.正确处理好监管与行业的关系。过去是以呵护为主,监管环境以松、宽、软为主,现在要回归监管本位,从严治理。

 近期要抓的主要工作

1.尽快完成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和组织架构体系,形成行业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哪些业务要放弃,哪些要继续扩张或收缩,证券公司都应以自觉地方式完成。机构子公司数目众多的,管不了、管不好的,都可以进行整合。确保2016年底前,合规、风控全覆盖。尽快建立机构层面的异常交易监控机制。

2.全面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运作、强化投行业务管控现阶段给予一定的缓冲期,不是要将通道业务全停掉,要逐步压缩通道业务规模,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要强化投行业务的内部管控。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2 北京敦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8527号 咨询电话:010-572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