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
近期,生鲜电商平台爱鲜蜂被爆料裁员,原因或与融资遇堵有关。虽然爱鲜蜂回应裁员只是为了架构调整和人员优化,公司D轮融资正在正常进行吗,但有媒体实地走访发现,爱鲜蜂已经削减了办公区域。
爱鲜蜂致力于打造“社区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与“闪电一小时送达”,早期凭借这一定位,爱鲜蜂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如今,O2O行业正经历资本寒冬,在资本趋冷的背景下,爱鲜蜂不得不以裁员等形式自救。
爱鲜蜂的处境是生鲜电商行业冰火两重天发展景象下的典型缩影:一方面,在政策和资本助力下,生鲜电商市场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回归理性,生鲜电商平台高成本和盈利困境凸显,亟待转型自救。
三因素驱动 千亿元生鲜电商前景可期
数据显示,2011到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分别为10.5、40.5、130.2、260与56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0%,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这与政策利好、资本助力、电商转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基于推动互联网+的需要,政策对生鲜电商发展持肯定的态度;随着电商同质化竞争加剧,电商转型生鲜等细分市场的意愿强烈;对资本而言,生鲜电商的毛利润远高于传统生鲜产品销售渠道的利润,因此资本对其兴趣广泛。
这以上因素推动下,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预计,未来三年,我国生鲜电商还将快速发展。预计到2018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可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283亿元。
仅1%平台能盈利 生鲜电商待解盈利难题
繁华的市场下,生鲜电商平台层出不穷。然而尴尬的是,众多生鲜电商平台中,能盈利的平台仅有1%,7%平台盈亏平衡,高达92%的平台亏损。
生鲜电商市场培育尚未完全成熟,冷链物流行业成本与包装费用成本高企,线下供应商供货不稳定成本难以控制,这三大因素导致了生鲜电商平台难以盈利,甚至出现亏损。
解决盈利难题,首先需要平台进一步培育市场,其次与供应商建立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与优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
除此之外,两类潜力细分市场也值得生鲜电商平台把握。一是专注于水果、蔬菜、海鲜等的“小而美”平台,它们能做到供给侧、中间端、需求侧的平衡,从而控制成本并逐渐做大;另一个是中高端生鲜电商,它们通过销售高附加值的有机蔬菜、高档水果、海鲜、进口食品等高溢价产品,帮助生鲜电商平台盈利。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