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牛人观点 首 页 > 新闻资讯 > 牛人观点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书生、银行家、改革家
添加日期:2017-8-3    访问 7698 次   

今年2月23日,一场“高铁奇遇记”在朋友圈刷屏——据有关媒体现场目击报道,23日傍晚19时33分,时任山东省省长的郭树清乘坐始发自上海、经停济南的G148次高铁,于当晚21时12分左右抵达北京南站。

2月24日一早,他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到中央组织部门报到,随后在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陪同下,到银监会参加会议,与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完成人事流程上的工作交接。

郭树清今年满61岁,4年前从证监会主席赴任山东。他如今面对的,是10年扩张的黄金期终结之后、规模巨大、却极为复杂、挑战重重的中国银行业。新官上任一把火,4月10日,银监会也祭出大招,以25项行政处罚决定书,震动整个金融业,随后的一系列“三三四”监管令也令整个银行同业圈、资管圈坐立不安。

当然,各界关心的还远不止于此——此番轮作银监会主席,被部分业界人士解读为某种“过渡性安排”,他的下一步职责,或在2018年政府小换届之际更加明确。也不乏外媒认为,郭树清或是下一届央行行长的最佳人选之一,他在80年代参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后在央行、省级岗位、国有大行、证券监管等多个领域经受历练,被业界视为可以在未来金融或经济改革中担当重要角色的人选之一。这些猜测能否成真,用不了多久就会揭晓。

集“产官学”于一身

有业内人士称,郭树清为人谦和、学术功底深厚,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改革创新,是著名的学者型官员。也有人称其为“金融思想家”和“改革家”。

郭树清履历

郭树清,汉族,1956年8月生,内蒙古察右后旗人。1978年恢复高考之初考入南开大学。

1982年2月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1985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法学博士毕业。 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插队。

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后,郭树清在国家计委、体改委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多年。

1998年3月,国家体改委撤销,改设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郭树清则被任命为体改办党组成员。

同年7月,42岁的郭树清被任命为贵州省副省长,分管外资、旅游、金融等。

2001年,郭树清返京,正式踏入金融领域,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

2011年10月,郭树清接替尚福林出任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第六任主席,任职不过18个月,是中国证监会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主席。

2013年3月,郭树清成为山东省代理省长,6月被任命为山东省省长。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在他的主导下,原本弱势的金融业已成为山东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7年2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六、十七、十八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于郭树清成为银监会主席,圈内人都表示——他很专业,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务经验,可称为懂行。

虽然拿的是法学博士学位,但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郭树清就一直从事宏观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研究。在分配到国家计委后的转年8月,他就参加了经济大师吴敬琏的课题组,高规格的学术平台令郭树清如鱼得水。

郭树清此前在中国央行研究生院担任博士生导师,发表研究论文、文章300余篇,出版过《比较价格体制》《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整体的渐进》《在过剩与贫穷之间》《直面两种失衡》《郭树清改革论集》等作品,还两度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学术深度并不亚于周小川行长。

相比其他同级别的官员来说,郭树清也有明显的优势。对于银监会主席一职甚至是央行行长一职,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四大行)和央行的工作经历非常必要,这更有利于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地方政府的工作经验虽不是必要条件,但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郭树清则两者兼备。

郭树清曾在央行、建行、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磨炼多年,多位熟悉郭树清的人士都评价其低调平和,符合中国监管官员谨言慎行的一贯要求。

2005年3月,郭树清临危受命,以原央行副行长兼外管局局长的身份“空降”建设银行,出任董事长。当时的建行正在股改引资的关键时期,因前任掌门张恩照受贿案和花旗的临阵变卦而前景不明,郭树清堪称“救火队长”,短短200天内实现IPO破冰,为其建立起现代化公司治理、夯实资产质量奠定了深厚基础。

就地方工作经验来看,他从2013年3月开始执政山东的四年备受各界瞩目。郭树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自己在山东的工作情况称,首先是简政放权,向社会公布并实施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省级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并将国有资产部分划入社保,开全国先河。外界注意到,近年来,在简政放权、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医疗卫生、财税体制和金融等多个方面,山东的改革创新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此,在金融大监管改革的推进中,业内人士评论,郭树清的履历背景不排除在日后的监管改革中被委以重任。

曾17个月推70项政策 

从证监会所在的富凯大厦东门出来,左转400米,经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位于金融街甲15号的银监会。当今年3月郭树清正式执掌银监会时,各界都称——这段步行仅6分钟的路程,郭树清用了将近4年。

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在2012-2013年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以在其位谋其政之势推动改革,推出了疾风暴雨式的近70项政策,被称为“郭氏新政”。

当年在证监会“重拳出击”,如今在银监会掀“监管风暴”,面孔斯文的郭树清有一颗勇敢的心。

当年,郭树清主政证监会期间,证监会推出诸如强制分红、内幕交易零容忍、IPO制度改革、创业板退市制度等各项政策、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建设OTC市场、转融通、加大QD/RQFII海外机构投资额度等70多项改革,几乎“7日一新政”,在保障股民权益、严打违规行为、释放证券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但从指数点位来看,市场反应并不乐观,这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沪指下跌407.20点,市值蒸发3.51万亿。

而当时权威媒体也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勿用指数考核郭树清,否则显然是出错了试题,就像让药监局负责药品产量、让安监局负责煤矿销售一样。监管部门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市场运行秩序,监督市场参与主体,保证信息披露公开透明,投融资各方公平参与,尤其是保护小股东利益不被侵害。当然作为“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监管者,中国证监会还负有推动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职责。但投资者能否赚钱,指数是否向上,则远不是监管部门力所能及的任务。

当时,“郭氏新政”也成为了媒体笔下的热门词汇,尽管郭树清本人未必认可多少带有溢美之词的评价,因为许多措施皆是证券监管部门多年推行的既定方略。

他明确表示:“我很不赞成新官上任就要烧几把火的说法和做法。这些事都是证监会正在做和将要做的,每一件都没法拖延。” 

在他心目中,一个理想的中国资本市场形态——应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发行人上市圈钱变得越来越困难,只有好企业才能得到投资者认可,IPO价格将有适度的折让,股价上涨是一个考验长期业绩表现的过程。此时,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长期的增长才将成为可能,股市牛短熊长的格局也将根本转变。

“将不负重托把银行业监管好”

今年3月,郭树清接手银监会时,他承诺,“将不负重托把银行业监管好。”这也恰是市场对他的期待。

目前,总资产规模超过230万亿的银行业,已经行至利率市场化的深水区,面临挑战巨大。逾百万亿资管业务肆意横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不再干净透明,如何监管当前的银行业? 

郭树清当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坦言,上星期(指2月末)还在想着山东的工作,尚未考虑银行业监管的问题。“你要问农村改厕有什么模式,这个我知道,有三个模式;你说银行监管有什么模式,我一个也没有。” 

虽然自谦“没思考过”,但想必郭树清心里早就有谱。很快,“监管风暴”就刮了起来。

今年4月10日,银监会祭出大招,以25项行政处罚决定书,震动整个金融业。随后发布的46号文更是震动了银行业——关于监管套利的“规避信用风险”表述里,明确“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占比负债总额超过三分之一”为“监管套利”;将“通过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方式吸收同业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放大杠杆、赚取利差”、“通过同业投资等渠道充当他行资金管理‘通道’”、 “通过同业绕道,虚增资产负债规模、少计资本、掩盖风险”等三大现象,定义为“同业空转套利”。

这几项措施出台后,整个银行圈、资管圈可谓惴惴不安。外界眼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在郭树清看来则是早该做的事。

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层就对于“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的“串联电路”尤为关注。这一链条指的就是——银行近年来放量发行同业理财,而同业理财等于把表内的钱转到表外,银行自营的钱买同业理财,中小银行没钱则通过发同业存单借钱来买同业理财,把资金转到表外,然后再对接委外,委外再加杠杆,这就是金融加杠杆的过程,加剧金融脆弱性。

如今,让“影子银行”去掉“影子”、“穿透式监管”、金融稳定已经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国务院金稳会”),并强调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

有分析指出,前缀是国务院,表示这一常设机构的行政层级高于“一行三会”。之前设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即由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任正副主任。作为行政常设机构,它又具有决策权,对行政执行结果具有监管、问责和处罚权。由于名字里有“金融稳定”,因此,与此有关的金融监管,都将由国务院金稳会统筹协调。

上周,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在演讲中表示,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初衷,源于近年资产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乱象,这些乱象主要包括6个方面:

一是标准之乱。按机构行业不同制定的不同监管标准,在单个行业来说是审慎的,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是有效的,但当把它放在整个金融行业、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视野中分析,就会发现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监管规制、监管执法各有不同,宽严程度也不一致。比如说投资者的划分、投资范围的准入、净资本、杠杆水平的要求等。

二是产品形态之乱。为规避投资范围限制、规避资本约束,出现了银行借助信托、证券、基金等的通道业务,这些各类机构合作的资管产品快速发展,结构复杂、不清晰,风险难以穿透。

三是管理运作之乱。无论是资金募集和管理,还是资产投向,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合规之处。比如用短期募集来的资金投向长期项目,在资产端,将一个项目拆成不同的产品卖给投资者。

四是表外扩张之乱。一些银行机构的表外资产快速扩张,把表内信贷项目挪至表外变成非标资产,把理财资金投入到非标资产中,资管产品实际上扮演了信贷替代的作用,成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但如果影子银行没有被纳入监管,没有对应的资本、流动性、信息披露等监管约束,就会带来风险。

五是风险承担之乱。主要是刚性兑付问题。资产管理业务本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在实践过程中,保本保收益的做法比较普遍。打破刚性兑付是行业和全社会的共识,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在努力提高“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意识,但困难还比较大。刚性兑付导致资金的价格被扭曲,催生道德风险。

六是市场秩序之乱。当前有许多没有持牌的非金融机构也在开展投资理财业务,没有被允许市场准入、也不接受持续监管。“上述这些风险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着手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出发点。”

陶玲表示,未来资管行业也或质增量减。所谓质量提升,就是让资管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量减,则是这个行业的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但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可见,在混业经营现象突出、金融体系复杂性日趋增加的背景下,如今监管层的视角已经不断扩大和深化,而在丰富了四年地方政府治理经验后,此番回归银监会,郭树清将如何在去杠杆的同时把握好节奏和度?如何继续打开局面、加强协调,深化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改革力度?除了银监会,郭树清是否还将在别处大展拳脚?一切都令人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2 北京敦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8527号 咨询电话:010-572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