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中央提维护金融安全六大任务 风险防控格局要形成全国一盘棋
添加日期:2017/4/27    访问 4998 次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据新华社消息,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一行三会负责人分别就金融稳定和化解风险发言。

金融是管理风险的艺术,上述会议高规格关注金融安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会议在金融监管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释放了明确、强烈的信号,“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系统地把金融安全提出来,更加强调从上到下一盘棋的统一部署和一致行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一直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平衡。当前稳增长压力有所降低,而金融领域出现一定风险苗头,使得“防风险”的目标更加迫切。

维护金融安全6项任务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从国际看,国际经济金融风险溢出不断增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特别是“黑天鹅事件”频现,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宏观金融风险、市场主体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交织,非法金融活动问题突出。

习近平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包括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处置风险点、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比如在处置风险点方面,要求打击逃废债行为,控制好杠杆率,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市场上主要风险在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进行中,去产能还未结束,一些企业信贷风险、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上升;以“大资管”产品为代表的跨市场创新业务,通过委外方式对接金融市场,并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过程中加杠杆,导致市场流动性脆弱,一旦市场环境逆转,便面临比较大的流动性压力;而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旗号进行的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信用风险主要受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而流动性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则和监管体系不完善有关。分业监管框架下,交叉业务发展过度,产品嵌套、跨市场交易都是监管执行不够协调的结果。而互联网金融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监管真空。”曾刚表示。

关于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鲁政委表示,金融监管的职责不仅在一行三会,中央已经列出几大方面的风险,并把任务分解到各部门。他指出,加强监管统筹,一是监管部门拉平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二是也要配合协调,避免监管空白的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叠加效应,防止诱发新的波动和风险。

地方监管配合形成全国一盘棋

金融风险防控不仅需要中央监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也需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

上述会议指出,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具体任务包括,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负起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本地区金融发展和稳定工作,做到守土有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普遍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鼓励地方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对金融风险认识不充分的问题。

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态之外,互联网金融、小贷、担保、地方资产交易所等新型金融业态的管理权,均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手中。

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非正规金融体系,地方政府在鼓励金融发展创新的同时,要充分评估其风险,合理设定金融发展规划。在当前互联网风险专项整治的过程中,要对于非持牌金融机构加强管理发挥积极作用。他还强调,许多金融债务处置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在打击逃废债、保护债权人权益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解读】

新华社解读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

中共中央政治局25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了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专家表示,这为当前我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强调,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撑;同时一些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整,可能会对中国金融稳定形成外部冲击。这就需要把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新高度,需要对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分析。

近几年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取得了存贷款利率管制放开、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进展,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金融创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隐患,需要防范风险;为支持实体经济而产生的巨大流动性需要引导,要处理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业本身就承受着压力;另一方面金融业也要防止因为创新过度或监管真空滋生新的风险。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国际经验提醒我们,对金融风险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业内人士指出,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的。

“维护金融安全不仅需要战术上的考虑,更需要战略上的部署,要全盘统筹金融安全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把维护金融安全提高到治国理政大事的高度,真正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小全说,今后在强调金融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会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升到战略层面。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 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习近平指出,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业内人士认为,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摸清风险底数,积极主动应对,做到早发现早化解,防患于未然。

金融创新产生大量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如果监管存在空白、监管标准不统一,极易滋生新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表示,把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风险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点领域,着力丰富和完善维护金融稳定的工具箱。

温彬提醒,资产管理行业和理财产品横跨银行、证券、信托、债券等多个领域,而同业业务串联起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目前在这些领域里还存在底数不清、风险不明的情况,需要重点排查,尽快实现穿透式监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日前表示,将重点打击严重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恶意操纵、债券市场和私募基金资管业务中具有风险外溢性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处置风险,稳健推进金融去杠杆。”周小全建议。

深化金融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及时处置风险点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和治理水平不足,金融监管没有完全跟上金融业态的发展。

习近平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第一项就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金融机构自身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特别是要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落实对股东的资质和资金来源要求,避免关联交易。”温彬表示。

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至关重要。当前要加强金融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

日前银监会已确定三大类、26项监管制度补短板工作项目;保监会将重点填补制度空白、修订现行规则、加强审慎监管协调;证监会将全面升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和实质监管。专家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统一监管规则,形成监管合力。

维护金融稳定,风险点需要积极处置。当前要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打击逃废债行为,控制好杠杆率,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如果不及时处置风险点,就有可能迅速扩散,酿成重大问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现在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正稳步推进,已产生一定效力。在今后制定新的监管和调控政策时,还需要注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专家表示,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专家建议,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丰富金融供给,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度和成本。金融各行各业要积极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去,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2 北京敦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8527号 咨询电话:010-572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