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险资金频频出手,在二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企业,博得了市场的无限关注。险企用万能险产品募集资金进行并购是否涉及短债长投?险资为何频繁出手,在二级市场进行并购?保险行业如何“左手牵右手”,实现资产负债相匹配?《中国保险报》记者7月1日专访了前人保资产首席经济学家,文华广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王家春。
去年以来,险资纷纷举牌并购上市公司,您如何评价这种行为?
王家春:保险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和收购,应该说是理性的,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的。
从险资投资来看,在低利率时代,险资也需要找到收益比较高、能够覆盖负债成本的资产。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包括地产公司无论是从贷款利率、还是资产回报来看,还是一个收益比较高的投资领域。
应从资金的整体结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合理
险资并购是否涉及短债长投?目前,有一些观点认为,险企用期限1-2年的万能险产品募集来的资金进行并购投资,可能存在错配风险,您如何看待万能险产品募集资金在二级市场的并购行为?
王家春:是否短债长投,应该从资金的整体结构来判断。
目前社会上对万能险资金存在一定的误解,实际上万能险是国内外常见的品种。对于投保人来说,万能险是一种既能保障,又能投资,且交费灵活的保险产品,所以称之为“万能”。
万能险资金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属于表内的资产,保险公司承担资金投资的风险,并且给投保人一定的收益保证。从资金收益角度看,万能险资金的投资赚取的是利差收益。从偿付能力的角度看,万能险业务要计提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受到严格的偿付能力约束。在国内外的保险市场上,万能险与传统保险一样,其资金一并划入保险公司的普通账户。由于普通账户的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都会审慎对资金进行投资,在保障风险的同时满足对保单持有人承诺的收益。
从资产配置上看,万能险资金与传统险资金并没有区别,都是按照监管规定要求配置于债券、股票、基金、其他金融产品等类别;并且受到与传统保险相同的监管约束,例如偿付能力监管、比例监管、压力测试、利率敏感度测试等。因此在配置和监管上,万能险也没有特殊之处。
目前,有些观点认为,“万能险期限较短,不适宜投资长期股权”。我认识这样的观点不够严谨。不要过度关注万能险配置股权的期限,应该从整体资金的结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合理。
一家公司投资长期股权是否合适,应该从公司资产负债表整体来看。应该关注整体的负债结构和整体的资产结构在期限和收益上的匹配。这其实是一个整体资金的概念,万能险资金只是整体资金的一部分。整体资金的配置则需要从整体的期限和久期考虑。现在,整个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进入二级市场,去投资长期股权,这并不等同于用万能险的资金去投资长期股权。
并购式投资是保险资管意识的觉醒
险资作为A股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您认为举牌、并购等行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对险资来说有哪些好处?
王家春:保险机构的二级市场投资表现源于险资资金特点,同时保险资金投资也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近期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的重大表现也是投资的全新探索。
近两年来,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进行并购式投资,从投资模式本身来看,我认为代表整个保险资金投资意识的觉醒,而且这种投资模式还应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至于个别险企并购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行为是不是适当,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分红收益能否覆盖负债成本等问题,是并购方的投资能力问题,关乎其专业性和审慎性,而不是投资模式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的问题,需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全面加强投资专业能力建设。
保险资金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优势,即投资负债期长和负债成本相对低。因此保险资金在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和运用资金属性。巴菲特就是典型的保险资金投资典范,险资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我认为,中国保险机构在这方面做得其实还不够,如果我国的保险资管机构能够更多地以这种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的模式进行投资,其实是代表保险资产管理的一种意识觉醒和能力提升。
集中投资其实有两点好处:第一,通过投资可以获得控股权,使被并购企业可以和保险公司的负债端业务取得协同效应。第二,通过并购式投资,可以使保险公司从资产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
一方面,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取得战略协同,是双方共赢。另一方面,并购方获得控股权可以影响被并购方的重大决策甚至利益分配。
保险机构应当来充当市场价值的发现者
您认为险资的并购行为对资本市场建设有哪些意义?
王家春:我认为,保险机构应当来充当市场价值的发现者,好公司的价值不至于被低估。险企可以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引导A股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分红文化。此外,一些中大型保险机构坚持价值投资,这对于A股市场减少投机氛围,引导长期投资是很有好处的。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