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牛人观点 首 页 > 新闻资讯 > 牛人观点
巴曙松:资产管理业的核心竞争力
添加日期:2016/8/17    访问 3953 次   

资产管理行业由以公募基金等主体起主导作用的阶段逐渐转向“大资管”背景下的激烈竞争阶段,在此转化过程中,如何寻找突出自身优势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是关键。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都是一大难题,同时基金行业的发展还缺乏经济周期的检验。以基金为主体的资产管理行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特别是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本文接下来将对资产管理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详细剖析,敬请阅读。

文/巴曙松

现在流行一个概念——“大资管”,银行、信托、保险行业异军突起,中国理财市场的资产量已达到80万亿(人民币,下同)。资本市场由一部分公募基金等市场主体起主导作用的阶段,逐渐过渡到面临“大资管”背景下的激烈竞争,而不得不寻找可突出自身优势的战略定位和独特商业模式的阶段。

中国资管行业80万亿的资产量中,最大的是银行20多万亿,占近30%。第二是信托类,15到16万亿,其中很大部分是通道业务。第三是基金类,整体约16万亿,但细分来看,增长较快的主要子公司有8万亿多,专户4万亿多,还有就是带有另类投资性质的私募基金4万亿多。可见这些年增长较快的,不是传统的二级市场为主的公募基金领域,而是专户和子公司等新业务领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只要大多数公募基金还能持续跑赢市场,就说明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公募或私募基金,治理结构都是难题。

最近不少实例证明,在资管行业中最关键的还是管理人的专业水准。不可能指望以廉价的成本,聘请到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和管理人来为你服务。如果公司不能有效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就留不住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人,他们就转而去做私募,做少数高端客户服务。

基金行业的发展需要周期的检验。当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中,从业年限不到2年的基金经理约占基金经理总量的52%。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基金经理普遍年轻而有活力,但就像银行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完整周期的检验,一位基金经理如果没有经历过市场完整周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的检验,很难说他是成熟的基金经理。

早期在基金界存在一个争议,大规模的基金是由于首发规模做得大重要,还是后期由基金经理持续做出业绩后,进行持续的销售重要,这值得思考。因为涉及公司内部应把资源合理地配置在哪个环节。但从早期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不少的公募基金是归因于首发规模较大。很多基金发了之后却没有足够专业优秀的基金经理来持续跟踪和管理。

经历两个牛熊周期还能在市场中幸存下来的,其中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比例无疑就高得多。要将这些优秀经理留下来,就又要回到激励机制问题。

而要成功穿越周期,需要持续的积累,需要独立的思考,特别是市场的反思能力,从而不断增进对市场的理解。

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股灾,也出现类似去年中国股市大幅波动的现象。美国在股灾中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有400多份专业研究报告来反思,这些报告直接促成了随后美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现在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波动,是不是也应有所反思?

笔者发现,中国股灾救助在2015年的实施过程中,本来只是股市局部的问题,结果在救助过程中,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的金融机构全部动员起来并捆绑在一起,形成了金融机构的捆绑。如此一来,股市的风险很可能迅速向金融体系其他部分传导,如果股市波动继续持续,就很可能真的把局部的微观风险变成系统性的风险,而不得不救助了。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管理行业也出现非常深刻的变化。前段时间常听闻“大资管”的概念,“大资管”的第一个阶段是每个人都看着对方的业务领域,觉得很新鲜,因此积极相互进入到对方的领域。现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基于业务板块划分带来价格的差异和套利的空间消失了,进入第二个阶段,每一种类型的资产管理机构要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特别是主动管理的能力。

港、台资管行业如果想真正进入内地市场,仅仅靠通道业务和早期的政策优惠是不可持续的。真正能支援一家资产管理机构持续发展的,应当是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市场调整时,拥有和没有主动管理能力的机构,马上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完)


文章来源:中国台湾《中国时报》2016年8月15日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2 北京敦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8527号 咨询电话:010-57200193